by 賴孟葶
《Peter & the wolf》是200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以偶動畫的方式呈現普羅高菲夫的交響童話樂曲。在此片中,蘇西天普頓保留原曲的風味,新增人物角色、改變人物的個性和故事結局。既可說是承襲普羅高菲夫的童話,亦可說是全新的故事結構。
一、打破影像藩籬,適宜任何場域
樂曲本無場域的限制、語言的隔閡,無論在何時何地皆適合演奏。影像則容易受限於場地和語言,觀眾群自然有所區別。《Peter & the wolf》此部偶動畫卻打破了影像帶來的藩籬,全片不用台詞,僅以聲音搭配影像的方式呈現,除了減少配音成本和時間外,更重要的是讓此片適合在各地播放,也適合全家共賞。
二、集動畫與實拍電影的優點於一身
偶動畫中最精緻的莫過於場景的搭建和角色的塑造。場景的真實感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實景;角色的塑造細緻精密,無論是老人臉上的鬍鬚、動物身上的皮毛、或是衣服的縐褶紋路,細膩的工法呈現出具體的物象,讓動畫不僅具有實拍電影的效果,更達到實拍電影所沒有的特殊效果。
三、眼神是重要的表達工具
由於本片沒有任何對白,所有的情感都必須依靠動作、眼神來表達,因此角色的眼神顯得格外重要。偶動畫雖然無法眨眼,如實體眼球般的圓滾滾的眼睛,卻訴說著相當豐富的情感。特別是彼得和豺狼的對峙眼神,可以感受到彼得的憤怒,以及豺狼的戒慎恐懼。動畫可以將眼睛在臉部的比例放大,而不讓觀眾覺得奇怪,因此動畫比實拍電影更適合利用眼睛說故事,並為觀眾所接受。
四、人物改編使情節更具緊湊
在人物個性方面,蘇西天普頓將普羅高菲夫原設定的角色個性作了極大的改變。例如彼得原本是活潑有朝氣的小男孩,在片中卻成了內向陰沉的個性;獵人原是英勇善戰的形象,在片中卻是地方惡霸,流裡流氣。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除了是作者年代的不同,導致價值觀的迥異外,故事性的吸引力和流暢性也是一大原因。原著的故事除了豺狼是壞人的角色外,其餘皆是正向角色,因此很容易推論出結局一定是正向結果。反觀動畫中的角色,因為個性較不鮮明,因此觀眾無法立刻抓住故事的脈落,也為結局做了很好的鋪陳。再者原著花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且是以認識樂器為基調,故事結構難免鬆散;動畫則增加角色,讓故事結構更流暢完整,鋪陳更多線索讓觀眾去選擇。
五、結局不同展現自我的意識形態
在本片結局中,彼得出乎意料的將豺狼放生,這和原著的結局相反。普羅高菲夫於1963年創作此交響樂曲,原意是希望透過可愛的故事讓孩童認識各種樂器的聲音。在當時的年代,家長和孩童能認可的結局是美好的,壞人終有報應。而蘇西天普頓於2006年完成此片,這時的社會觀念已趨向多元化和包容性,不再以是非對錯做為單一選擇。因此大膽的將結局改變,或許是順應潮流、或許是展現個性。但值得探討的是,解決豺狼若能夠消除心頭之恨,卻也喚不回如好友般的鴨子,更會打破大自然的食物鏈,破壞大自然規律的生存法則。因此,豺狼的放生說明了人與大自然的共存共容的關係,只要不硬闖那道門,和平共處不會是難事。
六、隱含喻意富有教育性
本片的教育性意味十足,雖然故事基調灰暗陰沉,但不會讓觀眾有負面的情緒產生,反而會讓觀眾思考,以現在保育的觀念而言,豺狼的放生究竟是對還是錯?而人與大自然究竟該如何共處?是該趕盡殺絕?還是人類選擇遷徙,還給大自然原本的空間呢?在受到天災危害後的我們,更應該重視人與自然的和平關係。或許豺狼的放生只是一個象徵,重要的保育工作才是不容忽視、刻不容緩的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