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偶動畫:《彼得與狼》心得

by 林依綺

最初的感動與偶動

第一次欣賞蘇西.天普頓版本的《彼得與狼》,隨著輕快活潑的弦樂合奏展開冒險旅程。本片的特色之一為全片沒有對白,單純由人偶的動作和表情,搭配普羅高菲夫最著名的交響樂曲,非語言的表達是「默劇」的一大特色,它不排斥聲音、音樂,卻拒絕語言,因為語言的介入使演員變得懶惰了,本片默劇式的演出更能增添想像空間,也適合各種年齡層和國籍的觀眾欣賞。現在主流電腦動畫的字幕,會不知不覺得被侷限住思考和想像的空間,沒有字幕也能讓我們更專注於整個場景的運鏡方式,人物出場和音樂的搭配感,但如果再拿掉音樂的節奏感(非意指本片),是否會剝奪另一種感官的刺激和享受?還是又會帶給觀眾不同的觀賞角度呢?

人偶固然是定而不動的角色,但姿體的擺動是由人所控制的,自然會盡力呈現出流暢的動作;片中角色的外貌也十分的擬人化,連爺爺的皮膚和血管都真實得令人想伸手確認是否為真;通常停格動畫會給人小格局舞台的效果,但街道和森林場景是用高度的寫實設計,令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我覺得本片非常成功的地方是蘇西導演花了五年時間,努力的拉近人偶與觀眾的距離,他的用心,我想看過的觀眾絕對能深刻的體驗到。

片中的生命議題:鴨子在結尾時到底要不要復活?如果是一頭母狼,那獵食的動作是否不會受到批判?我投鴨子不能復活一票,本片如此的強調真實感,如果鴨子最後死而復生,前面所鋪陳的一切會有功虧一簣的感覺,這部片可能會淪為一場鬧劇吧!動畫也是一個世界的縮影,弱肉強食的生態環境正可藉著輕鬆帶點灰諧的劇情一同反應出來,是另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沒有負擔,能自然的跟著劇情吸收,其實孩子沒大人想像中的脆弱,像爺爺一樣過度的保護,影響所及是無法預料的。食物鏈的運作方式,一物剋一物,狼吃鴨,人補狼,狼在多數的刻板印象中是邪惡和貪婪的,但如果是一頭帶著小狼的母狼,故事是否就複雜了起來?因母愛是天性,無關價值和物種,每個母親都能為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當母狼被抓時,是否也會在小狼們和自我的傲骨中有著拉鋸戰?

普羅高菲夫的版本和蘇西.天普頓的版本,在原作到現今的七十多年間,大環境在改變,但經典之作還是穩站孩子的喜愛排行榜,蘇西導演在講評中不提有關兒童的內容,但在最後卻收錄了學校教育課程的活動讓國小中年級學生可親身體驗樂器的種類,並可自己動手編寫腳本和設計人物,這樣的活動和普羅高菲夫原本的理念不謀而同。她選擇改編成不同的呈現方式和結局,加入自由的意念和最新的動畫技術,相反的劇情,相同的音樂,卻仍帶給我最初的感動,這就是動畫的魅力和導演的功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