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彼得與狼》觀影報告

by 徐雨青

一、關於偶動畫

和上星期看的玻璃動畫《老人與海》比起來,偶動畫是比較熟悉的媒材。每次看到偶動畫,就會讓人忍不住想到更貼近我們生活的「布袋戲」。布袋戲不也是透過人偶在演戲嗎?只不過布袋戲的人偶是經過後台師父的巧手操弄,讓觀眾可以見到即時的演出;而偶動畫則是將人偶擺弄好,一張張拍攝下來,再製作成影片觀看,少了份臨場感和直接的互動。

但在看過《彼得與狼》導演蘇西天普頓歷經五年,嚴謹的製作過程後,又會覺得要產生一部偶動畫真的是件工程浩大的事啊!從角色定位、人偶製作、場景搭建、拍攝、電腦動畫、配樂、後製剪接……等。每個步驟都得精準到位才能完成出這麼高水準的片子。也難怪需要這麼長久的時間,投入那麼多的人力。這些真的需要導演一再強調的「熱情」!

偶動畫和一般的電腦動畫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真實感,爺爺臉上的皺紋、小孩們身上的衣服、動物們身上的皮毛……等都和真的一樣!至於3D立體的空間感、光影的呈現,甚至人偶的眼神等都有別於電腦動畫。這是偶動畫優於電腦動畫的地方,也是偶動畫最吸引人的地方。

二、關於配樂和角色

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是有記憶以來就很熟悉的古典樂。在還不知道其中的故事內容時,就已經被這首配器簡單,聽起來輕鬆明快的交響樂所吸引。之後在了解了音樂劇的情節,以及知道毎個人物的代表樂器後,就會開始想像和構築角色的形象。但很可惜的,我覺得蘇西天普頓的彼得和我心目中的彼得相差甚遠。在故事一開場,大雪紛飛中,彼得從窗戶露出陰暗的一張臉。多麼不快樂的小孩啊!這和由弦樂構築成的開心小彼得真的差很多呢!

但普羅高菲夫的《彼得與狼》真的是充滿魔力,一整段在後院的主戲,因為有音樂的搭配,顯得特別的生動,毎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風格,就像代表的樂器一樣。就算沒有台詞,還是可以透過樂器和音符輕易的感覺出角色間的互動和劇情的拉扯。但很可惜的是偶動畫的結尾和開頭一樣,因為改編的原因,和原著音樂沒有很多的配合,顯得沉重而有隔閡。

三、顛覆原著是好是壞呢?

看完蘇西天普頓的《彼得與狼》後,一直在想導演顛覆了原著而做了這個版本到底是好是壞呢?花了五年時間若只是重現普羅高菲夫在1936年時的原著,而沒有與時並進,似乎也太可惜了。而且由單純的音樂演奏變成畫面的呈現,如果只是情節簡單、角色單純的童話故事,可能也沒辦法構成一個成功的戲劇。所以將原著情節做些更複雜的變動,將角色個性更稜角化似乎是無可避免的改變。

在得知蘇西天普頓製作《彼得與狼》有部分原因是為了要在2006年慶祝普羅高菲夫的原著七十週年後,一直很期待見到影像和原著音樂的配合。但一直到彼得推開了後院的柵欄,這才聽到了熟悉的交響曲慢慢出現,讓人覺得真的等了好久啊!前面的鋪陳會不會太長了一點呢?這就是改編原著所受到的限制吧!因為在此之前的角色和劇情設定和表現是偶動畫導演自己加入的,所以沒辦法有合適的音樂配合。

真的很可惜!畢竟這是個很有音樂特色,而且樂器和角色還有密不可分關係的音樂故事啊!由此點來說,真的有必要把彼得這個角色,甚至是整個故事做更深刻的改變嗎?還是有別的說故事方式可以讓角色特色和音樂做更好的結合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