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老人與海動畫片觀後心得

by 黃貝云

一、前言

《老人與海》是一部大家都十分耳熟的經典名著,但利用玻璃畫的方式來觀看動畫卻是第一次,在其中短短約二十分鐘的動畫,不論是在拍攝技巧或故事意涵表現上都帶給人深深的感觸,以下是我觀賞短片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幾點評論與看法陳述。

二、導演透過玻璃油畫方式來製作影片

本片導演亞歷山大‧佩特洛夫 (Alexander Petrov) 利用玻璃油畫來拍攝短片的方式別出心裁,以是一種相當費時、費工的拍攝技巧,利用手指直接在玻璃板上作畫,把人物和背景分別畫在不同的玻璃板上,配合燈光逐層投影,拍下一格畫面,也就因如此費工的技巧下,造就了一部優秀的動畫短片,使整部動畫的表現風格相當生動、精彩。

對於其中的拍攝手法,我比較注意到的是「海」和「天空」,從以往至今,閱覽過的動畫不計其數,對於海與天空的拍攝方式,本片利用了不同於以往印象中對海與天空的呈現方式,不管是平靜的海、水波粼粼的海浪,或是馬林魚躍出海面時濺起的水波,甚至是晴空萬里的天空、夕陽西下的天空或是佈滿星星點綴的天空,在對於海水起伏變化與天空彩色萬化這個部分,在鏡頭遠近的折射光影上,利用玻璃油畫呈現此多變的面貌,使得本片中的「海」與「天空」更加富有生命力且具有多層次的美學感動。

我想《老人與海》作者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也會同意利用玻璃畫來拍攝這部短片吧!藉由此拍攝手法,將原著文字意涵轉換成動畫的詮釋能力明顯能融合角色內心,且充分表達每個角色心情轉換之處。

三、《老人與海》動畫情節分析

(一)、老人與男孩:

在動畫當中可以發現到老人的生活起居幾乎都是男孩打理,從叫老人起床、吃飯甚至在出海捕魚之餘,老人依然想著:「如果男孩在這裡就好了…」,由此可看出男孩對老人的重要性,兩者之間也扮演著亦師亦友的角色,老人向男孩訴說著年輕的往事,似乎老人在男孩身上可以找回屬於年輕時的那份光彩記憶。

(二)、老人與馬林魚搏鬥場景:

捕魚,顧名思義就是要將魚捕起來,在透過動畫觀看老人與不肯乖乖就範的馬林魚這幕時,傳達出老人不僅僅只是要將魚捕到,且要透過捕到魚這個過程將自己的自信也一同補回來。

(三)、老人與自己內心的對話:

出海捕魚的老人在獨自面對大自然時與自己的對話,在文學技巧上使用了「獨白」 (soliloquy),我覺得這段不管對於文本或動畫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獨自在海上的老人不僅僅是自己對自己的對話,更是在與我們觀看者對話,作者間接將作品中想呈現的想法藉助此技巧表現出來讓讀者了解。

四、分析與比較海明威兩個不同作品-兩個老人之心境上的不同

因為是改編自《老人與海》名著,所以在動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許不同之處,但唯一不變的是,主角老人對於八十四天都沒補到魚卻存著不放棄信念的想法,不管是文本或是動畫上,是皆可感受到的。我曾經閱讀過作者海明威的另一篇作品《A Clean,Well-Lignted Place》,故事中主要的主角有三人,主要是在講述在一個老人深夜待在一個咖啡店裡還沒離去,一老一少,兩位服務生談論著老人,年輕服務生想把老人趕走,好能下班休息,老服務生卻覺得不該這麼做。

上述的這篇作品,在我的感覺之中與《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相似之處在於:同樣都是老人,也同樣在他們的人生中經歷了人生當中的高底起伏,也曾仰仗年輕就是本錢、敢衝敢做的特質,經歷了年輕時的美好,但年華老去之後,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不再像年輕時擁有的活力與自信,那一生所能看見的所有風景,也都將隨著時間與年齡的消逝淡去,《A Clean,Well-Lignted Place》中的老人對於年華老去的現況,與《老人與海》中老人回到岸上只剩下馬林魚的骨頭,兩者都傳達出一種虛幻、一種精神信念必須猶在的人生觀;兩篇故事不同之處在於《老人與海》中的老人還能在捕不到魚的八十四天之中仍存在著希望的想法,這是我覺得在《老人與海》中所感受到想傳達給讀者或是觀看者鼓勵追求永不放棄的信念。

五、結語

《老人與海》動畫在導演用玻璃油畫的拍攝手法下,讓我了解到原來經典名著的呈現方式原來也可以有另一番風味,以另一種方法重新承襲表述了海明威所欲傳達的一種人生觀,也讓文字藉由拍攝轉換成動畫視覺感觸更具層次性。海明威的作品有獨特的節奏,那樣的節奏彷彿可令人以老人為主體般,感觸到人老年華逝去的哀愁,然而,海明威在令讀者陷入這樣的哀愁之餘,以老人搏鬥大魚的生動的力量,告訴人們永遠要秉持著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樣的故事結構是別出心裁的讓人感到光明,先讓人知覺環境、知覺心境,而後知覺人生的意義,也許這就是海明威要給人們的正面力量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