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彼得與狼

by 黃立平

在國外《彼得與狼》似乎是許多人兒時的回憶,是他們童年的音樂,通常也代表愉快的回憶。台灣也有不少《彼得與狼》相關的表演活動,但表演場地多半是在都會區,像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等大城市,像我住在南投埔里就沒有聽過那樣的表演,除非是有機會學音樂的孩子,有可能藉由老師的介紹得知《彼得與狼》,一開始可能是先聽CD,然後是找機會去北部聽《彼得與狼》的音樂會。

我自己第一次比較清楚的認識《彼得與狼》就是音樂老師藉由播放《彼》想讓學生認識各種樂器的聲音。之後國中畢業要升高中前的那個暑假,我到台北的堂姊家玩,她讓我自己選想要去聽哪場音樂會,那時國家音樂廳剛好有《彼得與狼》,我們就去聽了。那場《彼得與狼》主要的觀眾是設定給小朋友看的,劇團一邊表演,樂團一邊演奏,中間還會有主持人一邊問孩童問題。我那時也不算是兒童了,只是想去聽聽看《彼得與狼》,觀眾大部分是小孩以及帶著他們去的家長。在表演正式開始之前,樂團與觀眾有一些互動;他們演奏一段熱情澎湃的音樂,然後讓觀眾猜是什麼動物的聲音。讓我非常訝異的是,在場幾乎所有的小孩都大聲的回答:「馬!」那段旋律我很熟,有聽過不少次,但我從來沒有聽到過馬的聲音,而那群小孩卻能夠聽出馬的聲音,真的讓我感到不可思議。那時我是真的感受到了兒童所擁有的魔法,他們聽到、看到的東西,似乎與成人甚至是青少年(當時的我)都不太一樣。所以我相信《彼得與狼》在兒童的耳中,應該也是不太一樣的。

這次看Suzie Templeton所導的《彼得與狼》,一開始就感覺到劇情好像怪怪的,跟我印象中的《彼得與狼》不太一樣。比如說季節不同;一個是應該是春天或夏天的草地與湖水,一個是冬天的雪地與結冰的湖面。角色設定也都不太一樣,劇中角色除了小鳥跟鴉子,其他的人看起來都不太開心,都有各自的煩惱,像天氣一樣有種鬱悶的感覺。Suzie Templeton把鴉子塑造成一個非常讓人喜愛的角色,他不太像鴉子,個性幾乎像狗一樣,還會搖尾巴。我有點好奇,假設劇中的鴉子換成是狗,大小不會比野狼小太多,這樣狼和狗是不是有可能打起架,或是狗就會逃得遠遠的,不會被狼吃掉。

Suzie Templeton的版本每一個角色似乎都變得比較豐富,有各自的心思與目標。以Peter來說,Peter的家一邊對著野外,一邊通往市鎮(那邊也是Peter可以自行前往的區域),對照Peter的心情;一邊可望自由,一邊希望能獲得他人的認同。他和爺爺的關係也有點矛盾,一方面爺爺阻止他到戶外,爺爺對他的態度是嚴厲的,並不會表達出他的感情,但Peter在拿到鑰匙之後,還伸手摸了摸爺爺的鬍子,表現出Peter對爺爺的情感,雖然時間就那短短的一兩秒鐘。Peter在最後捕獲狼之後的自信,從爺爺手中奪下槍,到對付獵人,與先前的他有了一些轉變。但是更大的改變是,Peter的眼神流動,看著肉舖老闆、肉、馬戲團熊的畫像、野狼的皮等等,他做出了很不一樣的決定,他和狼之間的關係也改變了,當他和狼對看時,聽到的是鴉子的主旋律,讓人回想起Peter之前和鴉子頭頂著頭的畫面。在這之間,Peter心境的改變,從希望獲得認同,到離開能給予他認同的環境,這中間他到底看到了什麼?

沒有對白,讓人有很多想像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