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老人與海》與《彼得與狼》觀後感

by 顏志豪

導演Suzie Templeton所改編的《彼得與狼》中,狼──為生存而戰爭。彼得──為朋友而戰爭。這場戰爭他們是敵人。狼吃食掉彼得的朋友──鴨子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戰爭因此一觸即發。導演在畫面上的安排與處理頗費心思,從中也能細細觀察導演對待這兩個角色的態度。倘若Serge Prokofiev的原著偏頗的是彼得的角色,那麼從動畫中,導演Suzie Templeton卻意外的讓這兩個角色的地位不相上下。從彼得使用繩索抓住野狼,自己也深陷繩索的綑綁,這段彼得與狼之間的戰鬥,忽爾彼得佔得優勢,忽爾野狼佔得優勢,繩索倆端牽繫著彼得與狼,如同翹翹板倆頭因為彼此牽制對方,相對也互相平衡,就可見一斑。

彼得訴說著一種生存態度,他活在這個世界,帶有人類的看世界的方式;在影片當中,野狼也使用牠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或者也可以說,Suzie Templeton試圖揣摩野狼的聲音,替野狼發聲),當然牠看待世界的方式與彼得很不一樣。影片當中,可以感受得出作者試圖在這段動畫片當中,試圖表現出彼得的聲音和野狼的聲音,畢竟人類的聲音不同於動物的聲音,導演欲利用這兩種聲音編織出一種雙重奏。然而只要是動物就是發出動物的聲音嗎?錯了,影片當中的家貓、鴨子、鳥類其實他們都不是發出動物的聲音,相對的是發出人類的聲音,牠們可以當為人類的變種,換言之,他們已經是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他們是人類的朋友,他們了解人類,他們的生活也已經融入人類之中,若他們失去人類的照顧,可能面臨危險或者窘境(鴨子失去彼得的照顧,就被野狼吞食)。反之,觀眾不知不覺就把野狼歸為與人類不同的類別(沒有被馴化的動物),牠來自野地,來大自然,是不同那些家禽的。牠是不受拘束的、沒有道德的,因此當觀眾(人類)看見大自然的物競天擇(野狼把鴨子吞食入赴)都會感到不適,在人類的道德觀中,可愛的鴨子怎麼可以就這樣被吃掉。

對於鴨子的死亡,彼得和觀眾都無法釋懷,若要讀者或觀眾的情緒得到平撫,最常見的方法有二。其一,讓鴨子復活,如同小紅帽和奶奶雖然被大野狼吃掉,但是小紅帽和奶奶仍然復活,使得讀者能釋放因為失去小紅帽和奶奶所產生的情緒壓力,以此,若是鴨子最後也復活,那麼彼得和觀眾的情緒也可以獲得紓解。其二,懲罰野狼。若是鴨子沒有復活,彼得和觀眾對於自己朋友死亡的壓力情緒只好發洩在野狼身上,透過野狼被懲罰間接逐漸紓緩此股揮之不散的情緒,這個方式如同被害者家屬與朋友希冀透過懲罰兇手而獲得安慰,若是遲遲無法將兇手繩之以罰,那麼受害者的家屬與朋友的痛苦將會永遠無法獲得解決的一天,復仇的火焰將會時時刻刻繚繞在這些人之中。

特別的是,導演並沒有讓這兩種安撫彼得和觀眾的方法在影片當中產生,而是使用另一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稱作「生存的尊嚴」。不管對彼得、野狼來說,活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辦法就是透過無止境的戰爭,這些征戰不僅僅是可以讓你活下去的絕對因素,也透過戰爭慢慢釐清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呼應到剛開始所提及,這是一場戰爭,狼,為生存而戰爭。彼得,為朋友而戰爭。戰爭是殘酷的,弱肉強食,這是天則,沒有人可以改變這個事實,導演Suzie Templeton就把《彼得與狼》的戰爭放在這個脈絡中敘述這個故事。野狼勝利,彼得就得被吃掉;若是彼得勝利,野狼就會被抓補剝皮取肉。最後,是彼得取得最後勝利,他成功捕捉野狼,彼得和觀眾在這個勝利的一瞬間,情緒終於獲得紓解,因為他們終於將野狼繩之以法,但是光是如此觀眾是不滿足的,他們想看到野狼被處罰,狠狠修理一頓,他們要求不只是情緒的紓解,更需求透過處罰罪犯激起心中那種無高至上的快感吶喊。

Suzie Templeton並沒有這樣處理故事,就在野狼被捕捉那一剎那,其實彼得與觀眾慢慢的走上不一樣的路途,彼得在與野狼的鬥爭當中,竟然對野狼產生尊敬感,這種尊敬感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老人與馬林魚的鬥爭當中,老人也有類似的情緒,彼得和老人都遇到非常強勁的對手(大自然、動物),他們都得到勝利,但是對於他們的敵手都賦予崇高的尊敬,產生一種尊嚴感。彼得甚至最後選擇釋放野狼。在彼得與野狼的爭鬥場面中,他們是如此的相像啊!宛若看見兩隻野狼的互相激鬥,彼得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對野狼認同,因此當彼得意識到野狼即將變成人類的盤中飧時,頓時憐憫之心油然升起,他決定放了野狼,因為他尊敬野狼。老人尊敬馬林魚,最後得到小男孩的尊敬;彼得尊敬野狼,最後得到觀眾的尊敬。從此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見作者對於生存的想法與態度,受人尊敬與尊敬自己是何等的重要,甚至可以放棄生命。這兩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件事,誰贏誰勝並沒有如此的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戰爭過程中,你是否得到了尊嚴這件事。

但《彼得與狼》結尾的處理方式,與前面所提Suzie Templeton試圖製造出兩種不同的聲音(人類的聲音、動物的聲音)在這個影片當中似乎有些違背,當彼得釋放野狼,彼得與野狼齊步向前,接著野狼離開,似乎野狼的聲音在這個時候已經變成了人類的聲音,野狼並沒有在被放出的時刻,對著旁邊的人攻擊亂咬,牠是抬著頭尊嚴的離開,這時候野狼失去自己發聲的機會,因為若是野狼再次發聲,這個世界將會一團混亂,人類無法處理這種杯盤狼藉,只好以自己的聲音讓野狼安全的落幕。雖然Suzie Templeton極力要把動物的聲音和人類的聲音放在同一個水平位置上,讓他們平等的發聲,但是Suzie Templeton可能基於故事的完整性,或者是他根本也沒意識到,畢竟他的觀眾是人類,他仍需妥協,因為被看見才是發聲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