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一千零二夜》心得 by 林依綺

《一千零二夜》心得
林依綺

兩個生性浪漫的少年,為了兒時的童話故事,竟真的遠渡重洋、排除萬難的尋找精靈仙子的芳跡,這是一個法國男孩和一個阿拉伯男孩追尋精靈仙子的故事,結局挺令人出乎意料之外。導演讓這部片中不只是童話,還夾雜許多種族意識的觀念,法國和北非的地域關係原先就是導演的親身經歷,是部須用眼和心去深層感受的動畫。

母親的影響力
片中的關鍵角色:奶媽珍娜,對於自己的孩子和主人的孩子都能公平對待,劇情沒有交代他的學歷背景,只提及她是阿拉伯人,但能有這樣的胸襟,我猜家庭教育的影響甚大,而她現今用自我內化的個性教育孩子,養成的阿蘇和阿斯瑪都是有教養會為人設想的好青年。母親的影響固然深遠,但故事中兩位男主角長大後卻仍對精靈仙子嚮往之,劇情到這太過於浪漫、不真實。母愛這時就帶有溺愛的成分,如果劇情設定當阿蘇找到她時,她仍是一位貧苦的富人,她是否還能帶著鼓勵的心態,支持兩位兒子去冒險呢?
如果說珍娜是位心胸寬大的人,對於自己養育的阿蘇是這樣,但多年後以她女富商的地位來說,我解讀成當初被阿蘇的父親趕出門時,她曾立志要成功不被人看扁,只為了她的孩子阿斯瑪,母愛的偉大才是較為合理的解釋。她是位有想法,不被傳統的種族和迷信所制約,勇敢向前毫不退縮的女性,才會有現今的地位,無知帶來迷信與落後,而全知則帶來進步與改變。當她生氣的用阿拉伯語宣示不相信藍眼睛會帶來厄運的迷信時,她整個人已由溫婉寬厚的母親角色轉變為一位新時代的女強人了,雖然個性的轉變上有點突兀,但也許才能解釋她是如何經商成功到結識莎芭公主等權貴的故事鋪陳。

藍眼睛的象徵
阿蘇身為藍眼睛的法國人,自小接受的即是高貴的貴族生活,即使他不願因家庭教師的緣故而離開珍娜母子,身為有錢人家的小孩似乎不是自己的本意。片中有一幕令我很有感覺,阿蘇不甘願的在屋內跟著老師學習儀態時,阿斯瑪偷偷在窗外樹上騰空學習,主動和被動的學習態度凸顯出雙方的身分差異。片中藍眼睛是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意義,在法國代表貴族的身分,但在非洲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遭遇,頗有事情皆有一體兩面的看法。
對於導演想在片中處理有關種族融合的議題,我特別觀察到兩個場景,一場是兩人小時候在泥巴堆中打架變成兩個小泥人時,連阿蘇的爸爸都不認不得誰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外表是可以輕易得蒙蔽人的雙眼,外表是不重要的。另一場是阿蘇頭流血時,珍娜幫忙包紮時說的一句話:「不管皮膚是什麼顏色,大家流的血都是相同顏色的。」由此可見,膚色也是不重要的。作者想傳達的意念是如此昭然若揭,顏色和種族世可以跨越的,也可從片尾圓滿的結局中可看出作者的用意。

莎芭公主的世界
片中莎芭公主的形象真是顛覆以往的童話角色,以為會是位美到不行的優雅女性,結果是一位俏皮又可愛的小女孩。雖然她算是皇室王位鬥爭中的犧牲品,但也是唯一的獲利者。不過非自願性的發展下,使得她得關在深宮內院,過著足不出戶的生活。片中的皇宮外門雖然富麗堂皇,閃爍著金光,卻照不進她渴望外面世界的心,皇宮內部則是黑白相間的冷色系色彩,內外部的顏色差異性反應出被囚禁的現況。
所以對於外面的世界充滿著小女孩該有的好奇心,一到外頭,馬上開心的在地上轉圈圈,並興奮得爬上樹欣賞自己國家的夜景和土地,顯現出對不熟悉世界的新鮮感。在高興之餘,仍維持著皇室的好教養,連摸地上的沙土都要是先詢問阿蘇,不愧是亞德智者和珍娜都誇獎的國家未來幸福的推手。

其餘角色的塑造和動畫呈現方式
還有一個較顛覆傳統的角色:需等別人營救的精靈仙子,傳統的精靈仙子通常十八般舞藝樣樣精通,有求必應的達成大家的願望,但片中的精靈仙子卻連擇偶的勇氣都無從展現,只能靠著大家的意見來做決定。還有片頭片尾都出現過的尖鼻小天使,似乎和印度的神有即高的相似度,不知是文化融合的緣故還是另有不同的寓意待發掘?
很喜愛導演的剪影風格,看過《王子與公主》一片後,發現本片中也有兩幕唯美的剪影畫面,市集中兩人對唱的畫面和阿蘇與莎芭公主在樹上看夜景的畫面,讓人覺得時間彷彿停格般的寧靜,眼睛只容得下黑色影像,真得是很特別的一種呈現方式,相當吸引人目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