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夜觀影報告
黃立平
第一首歌
觀看《一千零二夜》先讓我有深刻印象的是一開始奶媽珍那照顧兩個小孩的音樂,很有中東風情,不同於一般聽到的古典或流行音樂,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曲子所使用的音階是阿拉伯音階—1、b2、3、4、5、b6、b7;這只是大概以西洋樂理(以巴哈的十二平均律為基礎)的表現方式界定出來,也就是在鋼琴上彈那幾個音會比教接近阿拉伯音階的音高,但實際上還不完全是,阿拉伯本身的傳統樂器(或是人聲等等)才能完全表現出那樣的音高。這樣的音樂讓人一聽就會覺得有種異國風情,再加上人物的樣貌與衣著就會了解這是阿拉伯的傳統音樂,這是片子剛開始後不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
劇情與人物
之後注意的部份就移到了劇情與人物身上,就沒有那麼仔細聽音樂了,但似乎有幾首曲子會常常出現。Azur和Asmar小時候時常打架,但又很在意對方,相貌看起來比較真實的感覺,長大之後就好像變成了從童話故事走出來的王子,英俊挺拔、英姿煥發,一下子變了好多,很突兀,也不知道他們成長的背景如何。可是他們居然都還記得小時候聽的故事,而且立志要拯救傳說中的精靈仙子,這部份就有點跳tone,跟之前較寫實的敘述手法(或是不像一般的童話原型)有一段落差,他們都相信那個故事是真的,而且會以娶到仙子為目標,以結婚作為人生的結尾或目標,這都是公主與王子的童話故事的模式。讓我很訝異的是,童年聽到的故事對他們的影響是如此強烈,而且不只他們想要娶精靈仙子,卡布也一樣,而且也沒有其他人反對他們,在他們眼中,這(拯救仙子)似乎是每個人都想做,也有些人已經嘗試過,只是他們礙於生活沒辦法去執行的事情。如果這是個童話故事,也就不奇怪了,但是本片似乎並不完全是童話故事,他比童話故事複雜,人物也有更多的面向,例如是卡布,他就是一個個性很複雜,有時表現平板,有時表現深沈,很有個人特色的角色,我們永遠猜不到他下一步會怎麼做,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有這樣的特性;有時會不按牌理出牌。它既遵循童話故事的走向但又時時顛覆童話。
是不是童話
影片的劇情有些部份好像是在嘲笑童話故事那種過份完美與制式化的東西,像是一千零二夜裡不只有一個王子,有兩個,而且不是一好一壞,而是兩個都是好的;所以最後仙子才會無法決定要選那個王子,而且故事中的道具也沒有全部都用到,因為另一個道具已被另一個王子使用了。Azur帥氣出航從法國到遠方的國度,但卻被海浪打個正著,摔倒在地;這也是完美的童話故事不會演出來的細節。它雖然跟童話故事一樣有著冒險的旅程,但打鬥場面卻簡單迅速,過關的方式也非比尋常的簡單;只要聽過那個故事都會知道鑰匙放在哪裡,完全不需要辛苦的找尋,只要走走路就會遇上了。最後,符合童話故事的形式還有等待被拯救的仙子,這是千篇一律的,但是沒想到她卻無法決定要選擇那一個王子;童話故事中不會有這種兩難的,一定會分成一正一邪,主角總是能做出正確的抉擇;而此片的抉擇,則無關對與錯,沒有人會知道,但仍是個幸福美滿的結局。
連結與對比
Azur和Asmar,他們雖然都同樣勇敢、堅毅、執著,但其實還是有些微的差別,他們是不一樣的勇敢、不一樣的堅毅;造成他們勇敢、堅毅或執著的過程與事件是不一樣的,他們倆有著完全不同的童年與成長環境。Azur的執著帶點浪漫的色彩;Asmar的執著則較理性,好像是一個本來就是他該達成的目標。
影片中有許多貧富的對比,其中的階級相當明顯,而且與金錢與權力環環相扣;珍那奶媽經商致富,過著有錢人的生活,影片中沒有表現她樂善好施,她認為她的錢是她努力得來的,其他的人窮,是因為他們愚蠢,相信藍眼睛和黑貓的禁忌。她的世界與其他人隔離,就像另一個皇宮,就像她厚重只有一條小縫的大門。沒錢的做人奴隸,有錢的奴役別人,她遵循著這樣的模式生活,沒有想要改變的意思。
同樣沒有想要改變的還有小公主,她像獅子王一樣站在高處遙望自己的國土,她能如此欣賞是因為她本身與生俱來的身份與地位,看這些土地都是屬於她的,如此美麗。而她也已預備好要用同樣的手段殺死與她作對的人,隱含其中的思想和她本身的可愛天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Azur的眼睛是藍色的,精靈仙子穿著藍色的衣服,這其中似乎有一些藍色的連結,藍色的眼睛是當地人懼怕的,而精靈仙子(許多人共同追求的目標)穿了一身藍色的衣服,似乎也是一種對應。另外當卡布說這裡的女人都很醜的時候,接著出現的卻是很美麗的女人(我怎麼看都覺得很美),這也是一個對比與反諷。這是一部很精彩的動畫,改變了什麼、沒改變什麼,能讓人反覆咀嚼,回味再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