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王與鳥》的英文片名是The King and the Mockingbird。Mockingbird學名「嘲鶇」又稱「模仿鳥」,是一種黑白相間的美洲鳴禽,能模仿別種鳥的鳴叫,牠在美國是可以獵殺的害鳥。象徵片中的鳥先生以旁白的方式、有一點聒噪地說故事,並且是被國王獵殺的對象;另外,合理化牠能夠在劇中說各種語言。
2. 《一千零二夜》的法文片名是Azur et Asmar。阿蘇的法文Azur是「天藍色的、蔚藍的」之意,代表蒼天與青空,象徵白人男主角阿蘇的個性溫和與寬大包容,在抵達精靈宮殿後精靈公主提出要嫁給阿蘇時,阿蘇還主動禮讓給阿斯瑪。
3. 《一千零二夜》另一位男主角名字阿斯瑪的阿拉伯文表示「他的膚色是褐色而不是黑色的」(in arabic Asmar means brown skinned not black),代表他是中東或北菲靠近歐洲地區的人,象徵他幼年時生長在白人的家庭,同時也合理化他的母親珍娜在白人富商家中當奶媽,而且珍娜返回故鄉後能因通曉兩地語言、宗教、習俗而致富。
4. 《國王與鳥》與《一千零二夜》都是法國導演,法國動畫作品的一個特色,不少對白及場面其實是很富有詩或話劇的氣氛,藝術成份較重。但我覺得《一千零二夜》比較商業化,而且可能導演刻意較為寫實的表現中東、北菲風情,雖然呈現非常美麗與浪漫的情境,但是就較少詩意與藝術成份。
5. 《國王與鳥》在各種效果 (如畫面流暢度、動作、取鏡等) 方面,以當年的製作條件而言,是非常的難得。難怪這套動畫被宮崎駿及高畑勳稱為「影響甚深」。另一個出色的地方是配樂,很偏重西方古典音樂味道,可是效果非常好,尤其是主題音樂令人印象深刻。
6. Azur et Asmar的中文版片名《一千零二夜》取得很好,如果直接翻譯法文片名Azur et Asmar或英文片名”The Prices’ Quest”,對於台灣的觀眾肯定較無吸引力。因為在台灣《一千零一夜》是耳熟能詳的童話,取名《一千零二夜》很容易引起阿拉伯童話故事的聯想。
7. 《國王與鳥》的中文片名是直接翻譯法文片名,就比較無法從片名吸引陌生的觀眾,但是本片以『被宮崎駿及高畑勳稱為「影響甚深」』來宣傳,自然能吸引許多崇拜宮崎駿及高畑勳的觀眾。
8. 《一千零二夜》是動畫大師米休歐斯洛(Michel Ocelot)第一部採用3D電腦動畫技術的動畫,但是導演採用非典型的作法,以3D的人物結合2D的背景,並且不採用強調相片擬真(photorealism)的傳統電腦動畫,而透過NPR(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的方式,採用超現實豐富顏色的繪畫,營造出更為絢麗與夢幻的背景。在我家的高畫質家庭劇院內播放,呈現出令人震撼的效果,這也是本片能夠很賣座的原因之一。
9. 在寓意方面,《國王與鳥》顯然是比《一千零二夜》更上一層樓的。《一千零二夜》的各個人物角色刻畫得很有個性,也成功傳達了許多導演想賦予的用意;本片應可吸引成年觀眾,但是整體而言,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略嫌膚淺的。反觀《國王與鳥》,雖然描寫各種角色好像只是給小朋友觀看的,而就整體而言傳達了導演在其時代背景之下,對於集權專制與不民主的批判,並寓意人民革命終能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